中共陜西省委保密委員會辦公室
陜西省國家保密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中央網信辦關于加強黨政機關網站安全管理的通知》《陜西省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査管理規定》及相關保密制度,結合全省保密工作形勢,制定本規定。
一、本規定所稱網絡新媒體是指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等渠道和電腦、手機等終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的媒體,具體是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互聯網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政務微博等。
二、嚴格執行信息發布保密審査制度。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發布、誰負責”“一事一審”“事前審査”的原則,明確審查程序和責任,指定工作機構或人員負責信息發布保密審查工作并建立審核審查記錄檔案,確保信息內容不涉及國家秘密和內部敏感信息。
三、嚴格中央和省級文件發布。認真執行中央和省級有關文件發布、閱讀、傳達和管理等工作規定,未經發文機關批準不得擅自公開發布中央和省級文件(含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斤和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單獨或聯合印發的文件)全文、摘要或消息稿。如需刊登上述文件全文、摘要或消息稿,應當從《人民日報》、新華社、《陜西目報》等主流煤體的官方網站轉載。
四、嚴格控制轉載文件出處和電報來源?;ヂ摼W門戶網站轉載其他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文件和電報,應當從文件和電報制發單位的官方門戶網站或該機關単位授權的媒體轉載,嚴禁從未經授權的網站轉載。轉載頁面上要準確清晰標注轉載來源網站、轉載時間和轉載鏈接等內容。
五、嚴格“內部資料”或“工作動態”發布。對不屬于國家秘密但不宜公開的文件資料要標注“內部資料”,對工作敏感動態信息要按工作秘密管理,明確發放范圍;未經本機關、本單位負責人批準,不得擅自擴大知悉范圍或發布在新媒體上。發布內部政務信息要嚴格執行有關規定,充分考慮各種信息之間的關聯性,防止由于數據串聯、累積、匯聚而泄露國家秘密或內部敏感信息。
六、嚴格互聯網郵箱信息報送管理。嚴禁通過互聯網電子郵箱、政務微博報送、接收未經保密審査的擬刊登信息、涉密工作資料、敏感工作動態等。
七、嚴格責任追究。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規定,造成網絡新媒體出現重大泄密隱患的,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門以書面提醒函的形式責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對其負責人進行約談,并視情節在一定范圍內通報;造成泄密的,依紀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子黨紀政紀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八、本規定由省國家保密局負責解釋,并根據執行情況適時修改完善。
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